中标公告
中标公告
回眸一瞥,为那风情泰国
来源:营销中心后勤部 | 作者:苏源 | 发布时间: 2012-10-25 | 551 次浏览 | 分享到:

已转身泰国。但思绪总泛滥着别情,总想再次回眸一瞥。

泰国香米般的“小家碧玉”

晚上10点,飞机穿过云层时,曼谷神秘面纱在我们眼前慢慢揭开。在飞机上空看到的,是不同于广州的灯火辉煌,流光溢彩,反倒更像盛誉世界的泰国香米,点点白亮的灯光如颗颗香米散落人间,妩媚而安宁,伴随着横贯其中的是几条火龙。一片白几点黄,是我在飞机上高空俯瞰曼谷夜景的印象,小家碧玉。

到达曼谷机场后,一阵阵兴奋、激动。眼睛与相机,同时捕捉、瞬间聚焦。这时,想起了一个笑话,有一位中国人刚进入一个电梯后,看到满是金发的外国人,情不自禁感叹了一句,“哇,好多老外啊!”结果,意外收获了一句,“你才是老外!”在这个时候,或者我们也身临类似的这种情况,并且我们互成为了对方眼中的风景。

出机场后,迎接我们的是一位美丽的泰国女孩,她头顶皇冠,穿着金光闪闪的泰国风情装,双手合十向我们问候,热情给我们每人挂上一串散发着清香的花带,展开无比灿烂的笑容对我们的到来以表欢迎。如此漂亮的女孩,不会是人妖吧?或者,是否人妖比这个漂亮的女孩还更胜一筹?泰国人妖,占据了我对泰国的整体印象,间接性导致了我的思维定向。这一刻,异国不一样的接待文化昭示我们:泰国之旅已由此开启。

坐上专属大巴后,36位同行者都拖着疲惫享受着澎湃的欢喜。多出的那一个小时的时差,恍如隔世般的时光倒流。机场高速路上,路灯如黄豆般昏黄而渺小,弱弱地散落在灯下投影的地方。路的两旁每隔一段距离,都会看到一尊金光闪闪的佛像,裙带飘逸,庄严而神圣地守护着这一片土地。看着他们,心很自然地趋向一片安详的宁静。倘若神佛不是用来索取,而是用来信仰,人人心中有所敬,有所畏,我不害他人,他人亦不害我,说不定世间更为和谐,更具包容。也或许恰有如此深厚的佛法根基,才使泰国各种文化相互兼容,众生平等。

迷于浓妆墨粉中的那片蓝

第二天,坐上旅游大巴车前往大皇宫。在路上,我们一直睁大着好奇的眼睛,摄取着外面的点点滴滴,按下快门键定格着窗外别致的风景。开阔的大地上,一座座楼房,而是相对平矮娇小,镶嵌着一扇扇别致的窗或阳台。粉红女郎般的的士车,红橙黄蓝的长公交车,喷满动漫世界或海底世界夸张的旅游大巴车,在湛蓝而清澈的天空大背景里,一笔笔颜色显得格外清新而明朗。那开敞的窗边安放着一个个心藏故事的主角,偏倚身体手托下巴看着风景、游人。“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曼谷的容颜,就如同洋溢着青春靓丽的一幅水彩画。

当我们的焦点停留在车水龙马与座座小楼房时,导游指出我们所忽视的泰国一大奇怪:方形电线杆。

在国内,我们看到的电线杆都是圆圆的一根,可是泰国却是方形的,每一根都如此。曼谷、芭提雅也如此,也是一样的四四方方。一圈一圈的黑,涂抹在电线杆上,构成了泰国街头一种特殊的色块。“为什么是个方形?”我们都莫名其妙,无法理解。导游后面告知,因为泰国常年湿热,是毒蛇的盛产王国。为了避免蛇的攀爬造成对行人的伤害,所以才特意设计成方形。

来到了大皇宫,整个建筑群并不怎么庞大,但一样的金碧辉煌,宏伟壮观。不同于中国的是,它有着高耸的塔尖,及蛇王标志的屋檐角。中国是以龙为美,泰国则以蛇作为其建筑中一个标志性的文化符号。同是佛教国家,中国信奉的更多是如来佛、观音这些,而泰国则是玉佛,四面佛。对象的不同,但佛法是相通的,信仰是一致的,我们依然很虔诚的跪拜着玉佛,祈求得到另一方的神灵保佑。如果我们许下的愿望实现了,导游说,返国后我们只需朝着泰国的方向跪拜或者双手合十祈福就可以还愿了!

随后,便是水上游。坐着极具泰国特殊的长尾船,看似不现代但可近距离看着水波,看到不恐的游鱼、自由的鸽子,看到船尾奔放的浪花,感受着摇曳,透过空气触摸着风景,和谐得很让人享受。看到别具风格座座古建筑、形形色色的水上人家、来来往往的长尾船与游客,凝视着如水晶球般晶莹亮丽的湄南河把曼谷的身影立体呈现,我无法不醉心在这片美景里。广州的天,一直一直都是灰蒙蒙的,沉重而负有压迫感。而这曼谷的天,像给你的生活撕开了一片阳光,让你感受到澄明、清澈、干净、舒心,如梦幻般让你沉浸在这片蓝中,如画卷般为你展开你心中倒映的所有春暖花开、前世今生......

不能停留的迷情幻影

传说中的芭提雅,传说中的人妖,传言中的比女人更女人,看了会让真正女人自卑的人妖,即将在我们面前揭开所有神秘的面纱。

天蓝,水蓝,芭提雅码头边,一片中国人潮。熟悉的国内游感觉,从落地签证那一刻开始已经伴随我们,注定成为一种现实。登上游轮,我们开始人妖节目观赏的第一站“东方公主”,一个类同酒吧的轮船。我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可餐秀色对我而言是无法填饱肚子。但在东方公主轮船上,粗茶淡饭只为烘托主角——穿着艳丽的人妖而摆设。

“与西施拍照每人20泰铢”,会场的正中央挂着一张大大的提醒牌。那几位西施们,有年轻貌美的,也有相对年长的,但没有传说中描述的只应天上有那么夸张。天生丽质的真正美女们,完全不比这些西施差。她们,比我们一般女生多的只是一个男人的身高优势,多的只是那份男女不拒,激情奔放的狂野。

婀娜多姿的身躯,燃烧似火的眼神,一声声呼朋引伴的尖叫,在激情四射的舞曲中,迷情的熏人灯光下,煽动着我们内心的狂热。我们欣赏着,狂呼着,享受着互动,感受着欢乐。西施们的表演,专业而精彩,值得我们肯定,而不仅局限于对她们性别、样貌的认知与追捧。

 

下一站,便到椰子树下 。一幕幕的尽在不言中,在夜幕降临后,便会集体上演。为了降低注意,合法窥望,导游让司机把旅游大巴车内的灯灭了。车辆慢慢前行,导游给我们旁白当前视野中的故事。车内一阵阵惊呼,“哇,好多好多等待的女的!”“那个外国人正跟两个女的谈判!”窗外,基本每一棵椰子树下,都分别站着形态各异的女人,而穿插在整个椰子长廊里的是一些老外,相对都是身材发福年龄偏长。

“一般像你们这些白白嫩嫩的,站下去,都没人要!那些老外,都是喜欢挑那些黑而矮小或肥大泰国妹!”“语言沟通有障碍,就计算机敲金额,没问题,就下一步!”导游兴致勃勃讲述着。

椰子树的尽头,是欧洲风情街。未进之前,导游提醒,“不要像鬼子进村般地,拿着相机像机关枪一样到处扫射!”可是,里面的灯红酒绿真的是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如织游人,交错灯光,震耳欲聋的音乐。不像中国一个个门店收窄着门口,这些门店基本都属于敞开式的营业,里面火热进行的是钢管舞或者你侬我侬、混杂着一杯杯酒精喷发的激情,外面则是一群群妩媚风尘的拉客女。我们穿梭其中,目光四周巡视,嘴上评头论足,手中偶尔抓拍。他们成了我们眼中甚为惊讶的展览物,而我们成为他们眼中略带鄙夷的异样风景。因为我们的相机,偶尔干扰了他们的柔情。

风月情外的那一些人

泰国游,很快接近尾声,归程即将踏上。以前是从局外人眼光观赏《杜拉拉升职记》里的泰国美景与风情,现在却是身临其中地感受。世间风景总是大致相似,或许怀有一种唯美与浪漫,发松神经舒缓呼吸,才能更深品其味,才不致过于让自己过于疲劳或者失望。

在离开的前一天,导游向我们提出了一个要求。为了感谢司机大哥这几天的辛勤,希望我们能给予司机大哥50泰铢或10元这样的小费,以表一点心意。

其实在旅游第一天,我就有给司机小费这个想法。在这个习惯给予小费的国家里,给司机小费是无可厚非的。而我相信,我们这行人给他小费,更多的是对他工作的肯定,对他敬业精神由衷敬佩及赞美。司机是个黝黑憨厚的泰国人,基本上由始至终,没跟我们对上任何一句话。语言沟通的障碍,在我觉得并不是他沉默不语的根本原因,而是他的敬业,让他的注意力更集中在如何为我们护航、服务上。每次的出发与到达,他协助我们认真提取或存放行李,一丝不苟的地在本子上登记着行程时间、地点、公里数等。夜晚行车,泰国那豆大的昏黄路灯,如萤火虫的尾巴,并不能真正驱赶黑暗,如此昏暗的行车环境,如果是换作国内司机开车,我总免不得有点担惊受怕,但是这个泰国司机大哥却把车开得稳当、让人有安全感。这泰国司机开车的谨慎、专业,是很多国内司机无法比拟的。

离开之时,导游也明显有些不舍,不停拉着我们合照。虽然之前因一些自费项目问题与我们有些不太愉快的小瞬间,但物质收获的同时,精神慰藉还是每个人心所向。导游(屁韩),整体还是给我们带来了愉悦的享受。虽然他也有人妖的女朋友,也喜欢泡夜店,但这或许就是泰国的人情文化,不必惊讶只需接纳。我喜欢听他跟我述说参观大皇宫的着装要求,“不许穿不过膝盖的短裤或者短裙!”、喜欢听他讲泰国的出家当和尚的习俗:“在泰国,每一名男性,都需要出家一次,做一回和尚。我也出家过!”“你在托钵化缘过程中,你会感悟做母亲的辛苦。因为装着食物的钵是非常重的。当你知道你是怎么来的,你才会懂得感恩!”屁韩讲这些佛教文化的时候,是一脸认真及虔诚的,同时也是倍感光荣。因为当和尚,对泰国的人民来说,是无上光荣,备受尊崇的。“我们是小乘佛教,更侧重先渡人后渡己。如果自己都不能渡好,何以渡别人呢?”从屁韩身上,折射出泰国风土人情的光影。

离开就是一次转身,不知下一次相逢又是何年。泰国的点点滴滴文化,我难以拿相片去订装,只能凭着感悟记忆,作为人生的一页书签,别在日子中间,偶尔回想......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