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标公告
中标公告
这一次,彩云之南
来源:人力资源部 | 作者:邓兰香 | 发布时间: 2009-12-21 | 472 次浏览 | 分享到:

       11-16,广州――昆明――大理

       广州的清晨,阴冷,上了飞机才觉得稍暖和些。还是坐在机翼旁的位置,与地面相隔三万五千英尺的距离,抬眼便看到了棉花糖般的云朵,不禁想起了去年东北的皑皑白雪,这一晃几近一年却也似弹指之间。明媚的阳光从机舱窗口流泻而入,照在身上暖洋洋的,不知云南的天气如何,希望日日都是好天气。

       春城昆明用晴朗迎接我们,似乎感觉比广州还要温暖。第一站景点是翠湖公园,我们的车子绕着公园找停车位的时候,导游给我们介绍翠湖一看点是从西伯利亚飞来过冬的海鸥。我看着窗外的翠湖,努力找寻海鸥身影,却遍寻不遇。果然印证了张兵的说法――还不如湛江的海滨公园,于是下车后径直去了公园对面的云南陆军讲武堂参观,反正免费。讲武堂的大门与大连的日俄监狱似乎相近,乍一看,心里有点发毛(还带着当时参观日俄监狱的阴影)。学堂里将以前的教室、饭堂、教员宿舍、教具、医疗室甚至学员的作业本、毕业证书等等都予以场景复原,呵,这里就是曾经蔡锷讲学的地方,朱德、叶剑英等大将们成才的摇篮。

(讲武堂大门)


(讲武堂展出的军校服)

 

        午餐后乘车往大理,高速路两旁散落着不少民居,墙壁上都绘有彩色的图腾,屋前的栅栏上、屋檐上都挂晒着金黄色玉米和淡黄的大白菜,远处天边的金色云霞像沙漠,近处白云如轻纱般绕在山间,导游说云南是最接近云的地方。

        到达大理天已全黑,入住大理三塔苑酒店,竟然与祟圣寺的三塔仅一墙之隔,今夜,就与这近千年的古迹一起呼吸在同一个磁场的空气里吧。

 

       11-17,大理――丽江

       清早起来推开门就看到了远处的青山被缭绕的晨雾半遮半掩般,却难以藏住那满眼的翠绿。第一次看到这样心旷神怡的景色,心情立即雀跃起来。

       早餐后参观祟圣寺的三塔,主塔名为千寻,建于唐朝,据说是为治水而建,两旁的小塔建于宋朝。三塔后面便是祟圣寺,据说《天龙八部》曾在此取景拍摄。祟圣寺的佛殿供奉的各色精美传神的神佛像数不胜数,寺院的建筑风格也极为讲究,除了雕梁画栋的精美之外,还有一特色就是站在前面佛殿看不到后面的佛殿,拾级而上,穿过此殿,又现一殿。

       第二站:白族民居――严家大院。从昆明一路走来,进了大理境内其实已可以看到很多白族特色的房子,总有翘角飞檐高大繁复的大门,上面刻满精美的图画,家家户户均有精致的院落,院前总有一面墙(所谓的:照壁)或画有精美的国画或写着吉祥的文字,如“紫气东来”、“彩云南现”、“福”等,不禁惊叹白族文化底蕴的深厚。今天是直接走进严家大院,走马观花地了解一下白族民居“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建筑特色”。


(严家大院)

 

       匆匆赶赴下一站:丽江。

       进入丽江境内,上来一位纳西族的导游。纳西族崇尚黑、胖为美,导游正好符合该审美观。如果要给婚嫁礼金的话,据说她值三十头牦牛。丽江的第一个景点是观音峡。进入景区首先看到的是“茶马古道”的大牌匾,穿过木家别院,走在茶马古街上令人不禁想到大马帮昔日的辉煌……如今的古街上还分布着许多古旧作坊和店铺,有木匠铺、皮匠铺、铜铁铺、银铺、客栈、酒馆、邮局……是根据当时茶马古道驿站的记载重新布局而来,这些老旧古朴的木质建筑,是景区开创人沿着旧的茶马古道把这些古老的建筑原样收回,重现的当年茶马古驿站的特色风光。


       走过一段迂回曲折的庭园小径,又走过一段山路,再坐了一段穿山的“小火车”,终于看到了观音峡的瀑布。一条细长的瀑布飞流直下,急湍似箭,仰头,可看见串串水珠急骤地坠落,有如银河落九天之势。

       离开观音峡,正式往丽江新城进发。其实新城与古城很近,这里海拨2400以上,走快两步开始感觉到轻微的气促。晚餐后与同事们夜游古城。丽江古城,心中早已向往多时,今晚,终于踏足这八百年历史的青石板路上。在古城入口,两座大水车在悠闲地转着,水,就这样流入古城,日复一日;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流水经过,导游说,在古城里,你怎么走都不会迷路,我们能够以流水来认路,只要在任何地方见到水流,逆流而上的话,就能到达古城这个入口处的水车旁。        夜晚的古城酒吧街颇有点声色犬马的味道,每间吧里都涌出喧闹的歌声。丽江古城已极具商业化,我只想静静寻找一份安逸,它的风花雪月,它的灯红酒绿,与我无关。

(夜色中的丽江古城,入口处的大水车) 

 

       11-18,丽江

       今天起得很早,六点半,天还没亮,我们已整装待发,是为了能早点排队上玉龙雪山。先去了东巴谷,在这里可参观纳西族、他留族、摩梭族的民居特色和民俗风情。在某个点,有巫师表演上刀山,他夸张地运用“哇噻”为语气助词以调动气氛,使得大伙跟着“哇噻哇噻”了起来。(插一句:之后这句“哇噻”成了本次旅游除 “走婚”之外使用率最高的词语,尤其以余武同志的语气语调最为经典)。巫师表演后,在大伙手心里放上一点大米,说有祈福之意,我把米分成两份各放入羽绒服的左右口袋,在排队上玉龙雪山时发现右口袋的米已经离奇地消失了。有同事说这是巫术吧,我宁愿相信李丽艳说的,这些米已化为福气保护着我。呵呵。

       上玉龙雪山,揽车只到云杉坪,海拔三千二百四,雨后的雪山很美,夺目的彩虹清晰可见,幸福似乎垂手可得。行走于潮湿的栈道上,空气很清新,雄伟的雪山就在眼前。雪山下来后去了蓝月谷和白水河,水很清,背景皆有俊美的玉龙雪山相衬,美景当前,人在画中游。


(看,彩虹)

 

       观赏《印象丽江》:背景还是蓝天白云以及玉龙雪山,巨大的露天演舞台,皮肤黝黑的农民演员,原生态的歌声与舞姿,再次印证了张艺谋式的人多表演哲学,舞台有多大,就可以塞多少人,据说这个节目共有500名非专业的农民演员。表演的最后,有演员高喊:“不论雪天,还是晴天,不论刮风还是下雨,我们都在这里等你,等你回来。。。”说实在,很煽情却也很动情。

 

        最后的许愿:随着人群挪到出口,现场放着《印象丽江》的主题曲:纳西语的《回家》。怀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兴奋与感动,拿了张现场派发许愿纸,我在上面写下最想实现的愿望,出口处长长的阶梯上立着个巨大的香炉,我捏着手中的许愿纸,拾级而上,爬到许愿意香炉前早已气喘吁吁,虔诚地合十默念:“愿我的家人与好友健康、平安!”将手中的许愿纸投入了巨大的香炉,据说,在这最接近雪山天神的地方许愿,一定会实现。

 

       11-19,丽江――大理

       还是丽江古城,前两个晚上来是为了给挚友、家人们带上精致的礼物,这次是白天的行程,也是此次旅行在古城逗留的最后两小时。我和恩瑜专挑些少人的小巷子往里钻,想寻找在古城的慢生活。白天的古城,可以真切地看到“家家流水,户户杨柳”,小桥、流水、人家共同勾画出这高原水乡的秀色。雪山的水引入古城,顺应地势,伴着千回百转的河道沟渠自由布局,清冽的雪水散发着丝丝凉意,悠游的鱼儿在水中穿行。这里阳光很柔软,让人忘记高原强烈的紫外线,很想找个向阳的音乐清吧窝在沙发上发呆,好好感受一下这里的慢生活。没法带走的,就转化为记忆藏在内心的深处吧,我无意于舞蹈,却醉心于那种被称为纳西古乐的音符,闭起双眼,仿佛感觉自己回到了遥远的过去,遥远的地方,脚下青青古旧的石板路,一阶一阶而上,惊艳了时光,也温柔了岁月。

        从丽江折返大理古城,将近4小时的车程。大理古城,有着600年历史,这个曾经的大理国,段誉的故乡。在古城入口的城楼前,游人如织,与“大理”二字留影,一不小心便成为了别人的风景里的背景,呵呵。今晚入住温泉酒店,倚在窗边抬眼便可看见繁星点点的夜空,房内电脑音箱里流淌出浅吟低唱的歌声,晴朗的夜色,晴朗的心境。

 

       11-20,大理――昆明

       一早又开始赶车,回昆明,云南之旅已接近尾声。看着车窗外不断向后的风景、天边远去的流云,如同无法追回的过往。仿佛这一路都在邂逅历史与古迹,脚下的滇湎公路带起了中国工业数个第一,又路过了祖先元谋人的故乡,还有那些文人墨客早已驻足过的地方,丽江、大理厚重的历史、精彩的人文,我们共同体验的,是一个个城市的文脉,时光长河里的某一段流金岁月,也是我们的,岁月流金。

       最后一个景点:石林。天气报告说今天是雨夹雪。很冷。穿了三条裤子和羽绒服,一路都在下雨,某一段路看见雪花斜斜飘落,于田间、高速公路,于车窗前。我想,雨中游石林,或许是另一番景致。

       雨后的石林果然格外冰冷,峭壁高耸,石峰突兀,岩溶地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形成这一片拔地而起的石林,一座座造形奇异的石头被想象成无数个动人美丽的故事,尤其以阿诗玛的最广为流传。

 

(石林)

 

       晚上在一家药膳火锅馆用餐,至此,260人的大团队终于相聚一堂。广之旅老总为答谢公司多年的合作之谊,特地从广州飞来与老板共进晚餐。席间,老板发言,他说20年前,他带着800元来这里做烟草生意,赚回了100万!之后就有了房地产、酒业、天地壹号、食品公司……今天的故地重游,想必是意气风发、豪情万丈,这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老板,呵呵。

       今晚入住昆明云安会都。据说是云南的五星会展酒店,唯一的缺点是离市区太远,本想晚饭后结伴游荡昆明市区,品尝本地特色美食的计划也因此被动摇。不愧是五星,房间的各项设施齐备、细致,入房后便打消了外出的念头。本次旅程最后留在云南的夜晚,静静地享受这美好舒适的住宿环境,啃一个从大理带过来的苹果,翻一下房内的旅游杂志,记一下这几天的行走日志。

       晚安,昆明、大理、丽江!

  • 暂无相关记录!